线下降线上增 文物艺术品拍卖变局中复苏

2023-11-15 17:43:24 20

《年报》显示,2022年,全 国共有206家拍卖企业实际开展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但受客观环境影响,成交额下降至164.65亿元(不含买方佣金),为2009年以来 低点。截至2023年5月,完成结算89.26亿元(另实收佣金13.06亿元),结算率较上年同期提升8.04个百分点。2023年拍卖活动恢复常态,预计成交额回到300亿-350亿元之间。


  年度内,全 国文物拍卖企业共创税6.09亿元,慈善捐款237.97万元,并通过拍卖筹集公益款1262.63万元。


  此外,各大拍品门类成交额大幅下滑。中 国书画、瓷玉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古籍碑帖等门类下滑幅度均超过50%,油画及当代艺术下滑高达58.75%。邮品钱币稍显坚挺,下滑33.06%,且市场份额提升了1.26个百分点。


  2022年,文物艺术品拍卖高端市场降温明显,落槌价超过1000万元的拍品有140件,较2021年锐减203件。截至2023年5月,已有58件完成结算,结算率较上年同期提升4.69个百分点;另有25件已完成部分结算。


  中 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是趋于理性,体现在购买目的、审美选择、文化内涵、出价判断等。二是正在调整,包括群体结构变化、拍品结构变化、交易模式变化等。


  网络拍卖贡献六成以上


  近年来,文物艺术品拍卖线下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机 构加速了数字化和线上化的脚步。


  2022年,纯网络拍卖上拍39.41万件,成交18.8万件,贡献了63.23%的成交量,确保了拍卖市场成交总量的稳定,同时推动了艺术品消费的发展,10万元以下成交拍品数量占比上升4.29个百分点,达92.37%,但同时也导致了拍品均价由上年的11.15万元降至5.54万元。


  余锦生表示,近三年来,网络拍卖基本普及,2022年纯网络拍卖贡献了六成以上的成交拍品数量,确保了整个拍卖市场的活跃度。未来,网络拍卖将在大众艺术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线下拍卖形成互补,形成分层。


  “《年报》据每家拍卖公司的财务数据编制而成,更具客观真实性的同时,形成了符合行业特性的数据体系,较为全面解读了市场。”谈及市场的未来预期,余锦生指出,2023年拍卖经营活动恢复常态,春季拍卖整体情况还可以,秋季拍卖马上开始,预计全年成交额将在300亿-350亿元之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32058458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