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拍卖师如何主持拍卖?收入有多高?

2023-02-23 15:37:35 431

在我国,拍卖师是依照《拍卖法》的规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商 务 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签章的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才能主持拍卖会。目前大约有1万2千多位拍卖师。

作为从业二十年的拍卖师以及拍卖主持研究者与培训教师,我觉得拍卖师的工作性质和收入可以这样来划分。

一般而言,国内的拍卖师可分为业务型拍卖师和职业型拍卖师。前者是指那些在企业里经营拍卖业务,有拍卖会时才去主持的拍卖师;职业型拍卖师是那些不参与拍卖企业的业务经营管理,而从事其他非拍卖类工作或不在任何企业坐班;拍卖业务一般还可以分为艺术品拍卖业务与非艺术品资产拍卖业务两大类。

资产类的拍卖会的竞买人在竞价过程中的思考、商量的时间比较长,尤其对一些价位上千万、上亿元的拍卖品,举牌过程更是缓慢。而在国内外的艺术品拍卖会上,由于拍卖品很多,可能要连续拍卖600-1200件拍品;同时,由于艺术品的竞买人常常是拍卖场的“常客”,熟悉拍卖程序,也了解拍卖品市场,因此应价很快。因此,艺术品拍卖会的节奏比资产类拍卖会要快很多。现在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师每天可以拍卖600-1000件拍卖品,平均20-30秒钟拍完一件。

因此,学做艺术品拍卖主持,要适应这样快的拍卖节奏,拍卖师的报价要熟练、流畅、果断,语言要简练。刚刚学主持艺术品的拍卖师时往往怕买家没考虑好而主持节奏较慢。而实际上,由于买家的成熟,拍卖场上等候的时间不用很长,主持节奏适当快一些常常受大家欢迎!

主持艺术品拍卖的风格要文雅、大方,此时再拿出主持资产时的“正襟危站”和“高音大嗓”就不适合了。语调不需要太高,嗓音不需要很大,用声取中,用本嗓和正常音高就可以。由于艺术品竞买人的构成是文化品位相对较高的人群,拍卖品又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因此拍卖师若激昂大声的报价会与会场的气氛不相吻合,同时,过分的耗费嗓子是将在拍卖台上站几个小时的拍卖师所应尽量避免的。

艺术品拍卖师的手势也不需要太大的幅度,以含蓄、自然、流畅为美。由于拍卖品的数量众多,考虑到保持体力和适宜的举止,拍卖师也不宜采取将手臂一直指向竞买人而不放下的方式,拍卖师考前培训时学习的手势也许完全不适合主持文物艺术品。主持艺术品更适合采取近体手势,点到为止、“蜻蜓点水”即可,主要是要体现出优雅的气质。拍卖师对于竞买人方位的提示可以采用手的“点到”、手中握着笔的示意、身体重心向买家方向的移动、头部向竞买人的转动或点头示意等多种方式。主持时应根据场上气氛、节奏等适时变化使用,只用一种方式的“僵化”主持是会略显单调的。艺术品拍卖师的表情以自然微笑为佳。

此时,拍卖槌采用小指夹槌,可以和佳士得和苏富比的拍卖师学习,采用“左槌右笔”方式,也可以左手指向,右手拿槌。落槌时动作可以采用低位敲槌,表现一种含蓄;也可以像国外的拍卖师那样抬手高位落槌,更体现一种优雅和潇洒。

从事资产拍卖会的人都习惯了落槌前的“三声提示”,提示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比较长。而在主持文物艺术品拍卖时,为了节省时间,拍卖师落槌前多用“一声提示”,这就是在重复后面的价位一定次数之后随即报出价格,然后敲槌,敲槌前的间隔时间很短,往往只有2-3秒钟。当拍卖师遇到场上举牌较多,号牌已被自己熟记的竞买人,拍卖成交后,拍卖师也可以不要求对方再亮牌,而只需报出号牌。

为节省时间,拍卖师也常常不报艺术拍卖品的名称,也不对拍卖品进行尺寸、类型上的介绍。实际上,竞买人可以参看手中的拍卖品图录,况且拍卖会现场都安置有幻灯投影,对拍卖品进行直观的展示,拍卖师省略介绍也顺理成章。

资产拍卖师习惯在报出场上价位的同时报出号牌。而艺术品拍卖会的拍卖师很少报号牌。这因为艺术品拍卖会上的许多竞买人常常“藏牌竞价”,不喜欢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出价,买家有时或举起一个手指、或点头、或摸眼镜来向拍卖师暗示出价。学做艺术品拍卖师要了解竞买人的这些心理,适当少报号牌,一般只在场上竞价容易出现混淆时才报号牌;当拍卖品成交时,拍卖师才需要报出买受人的号牌。

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卖师常常会低于保留价起拍。习惯于资产类拍卖的拍卖师往往习惯于有人举牌就可以成交落槌,而主持艺术品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场上的目前价格是否已到达了保留价,如果起拍价没人再加价时常常会犯没到保留价就落槌的错误。

主持资产拍卖常用固定式的加价幅度,而艺术品拍卖多采用分段递增式的加价幅度,即在价格的不同区间采用不同的增加幅度,价格越高,加价幅度越大。初学艺术品拍卖师要习惯这种随时调整加价幅度的方式,拍卖师培训时的“250”与“258”的组合方式只代表一种模式,而实际上不同的艺术品拍卖会加价幅度的组合方式可以有无数多种。

国外的拍卖师主持时没有虚张声势和拿腔拿调,没有高声调的情绪调动,也很少大手势,更极少左右开弓的交替手势,基本上都是用拿着小槌的左手和拿着笔的右手很含蓄地对买家方位予以示意,可伸可缩,收放自如,姿态比较优雅。拍卖师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尤其是当看到买家在犹豫不决是否再加价时,总是给以微笑,耐心给对方时间考虑。

拍卖师的收入有这样几种来源:

业务型拍卖师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企业给予的工资、业务提成、主持津贴,甚至是企业的股份分红。由此可见,这类拍卖师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其本职业务工作岗位与业绩。国内大多数的拍卖师,尤其是非艺术品资产拍卖企业的拍卖师多属于这一类型,其收入从几千元的职员工资到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的收入不等。多数的拍卖师应该属于职员或经理的岗位,其收入与社会其他职业相同年龄和资历的人士的收入相差不多。

真正职业型的拍卖师占比很少,主要在艺术品拍卖领域内。他们的日场工作就是受聘于艺术品拍卖企业,为这些企业主持拍卖会。拍卖公司外聘职业拍卖师主持拍卖会在整个国际拍卖业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有人也把职业型拍卖师因此称为“走穴型”拍卖师。其收入来源是每场主持拍卖会的出场费,由聘用他们的拍卖企业根据其劳动量按照聘用协议商定的价格支付。主持半天拍卖会的出场费大约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价格差别取决于拍卖师的程度与主持经验。多数的职业型拍卖师的年收入大约在几十万元左右,少数经验丰富的拍卖师年收入可达数百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3205845866@qq.com